close

剖腹產會增加寶寶氣喘及過敏疾病發生的機率嗎?為了解真相,基隆長庚兒科團隊針對579名新生兒進行研究,結果顯示,剖腹產確實會影響新生兒免疫激素反應以及咽喉帶菌率,而這兩項因素都已被證實會增加兒童未來發生氣喘或過敏疾病的機會。此重要發現已刊登於2017年8月的國際知名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Report)」。

基隆長庚新生兒科醫師廖穗綾表示,過去幾年,全世界的剖腹產率大幅增加,從2000年的12%上升至20燕窩15年的21%。而台灣近幾年剖腹產率更高達32~34%,排名世界前三。陸續也有許多研究顯示,剖腹產對寶寶的健康可能有一定的影響,例如新生兒時期較易罹患呼吸窘迫症及未來發展成氣喘或其他過敏疾病等,因此相關議題值得燕窩禮盒醫界進行深入的研究。

氣喘和過敏性疾病是目前兒科中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2014年推估國內約有16萬5千多位12歲以下兒童罹患氣喘,對於病童家庭及社會所造成的負擔皆十分可觀。

為探討剖腹產是否與嬰幼兒氣喘或其他過敏性疾病是否有關,基隆長庚兒科兒童氣喘與免疫形成機轉(PATCH)團隊針對579名新生兒研究,其中剖腹產209名、自然產370名,在新生兒出生後收集臍帶血白血球檢測先天免疫激素反應,於1個月、6個月和12個月大時檢測咽喉帶菌率,於6個月和12個月大時安排嬰幼兒進行肺功能檢查,每次回診並都填寫過敏相關問卷。

燕窩是中國人眼中的上八珍之一,自古以來就深受人們追捧,認為燕窩具有止咳化痰、補中益氣、養顏美容、治虛勞和增強免疫力等眾多效果;但因西方人不吃燕窩,連帶地相關研究也有限。燕窩還具有抑制禽流感與流感病毒的效果。燕窩所富含的唾液酸(Sialic Acid),已被證實在對抗病毒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2006年《抗病毒研究期刊》研究指出,燕窩的萃取物可以抑制流感病毒的傳染,而台灣的燕窩研究也發現,燕窩可以和禽流感與流感病毒相結合,進而阻斷病毒、抑制病毒傳染。燕窩的效果似乎並不僅限於「關節軟骨」。2011年,日本人做了一個實驗,將做完卵巢切除手術的老鼠分為兩組,其中一組餵食燕窩,結果發現,有餵食燕窩的那組,骨骼密度以及鈣含量都較高,而且皮的厚度也比較高,由此可見,燕窩似乎對於幫助停經女性提升骨強度和延緩皮膚老化也有幫助。

結果顯示,剖腹產寶寶臍帶血免疫激素反應明顯比自然產寶寶來得差(剖腹產寶寶臍帶血的白血球經細菌刺激後所分泌的免疫激素僅自然產寶寶的1/2~2/3的量)。研究也發現,剖腹產寶寶從1個月大時的52%咽喉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帶菌率,到1歲時咽喉仍有高達23%的帶菌率;相對於自然產寶寶1個月時的57%咽喉金黃色葡萄球菌燕窩推薦的帶菌率,至1歲時已降至15%。肺功能檢查結果顯示,剖腹產寶寶在1歲時其肺功能亦比自然產寶寶來的差。問卷結果亦顯示,剖腹產寶寶在1歲內發生喘鳴的機率,是自然產寶寶的1.6倍。

廖穗綾醫師認為,剖腹產寶寶免疫激素下降推究原因,可能是經由剖腹產出生的新生兒因為缺乏生產擠壓的壓力,因此導致免疫激素反應的下降。而周產期先天免疫激素反應的改變,可能影響免疫功能,進而造成過敏體質。此外,新生兒因為沒有母體陰道益菌的暴露與抑制,因此咽喉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帶菌率會比自然產寶寶來得高。咽喉帶菌數高,已被證實會增加未來兒童氣喘的機會。

從此研究結果可以證實,剖腹產會影響新生兒的免疫功能及咽喉帶菌率,進而增加未來發生氣喘或呼吸道疾病的風險。因此呼籲懷孕的準媽媽,情非得已,不要選擇以剖腹產的方式生產。

由於人體免疫系統的演化,會隨著後天環境及暴露因子而改變,所以對於家中有剖腹產寶寶的家長們,醫師也提醒不用過於擔憂,可以幫寶寶從運動、飲食和環境等多方面做加強,就可以降低氣喘和過敏疾病的風險。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燕窩推薦 燕窩禮盒 燕窩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ou3a6cath 的頭像
    eou3a6cath

    eou3a6cath的部落格

    eou3a6ca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